文化幣是一種數位貨幣,主要用於促進文化與藝術領域的發展。那麼,文化幣可以幹嘛?它可以用來購買各類文化產品和參與文化活動,從博物館門票、電影票到音樂會門票,甚至是藝術商品的購買。
然而,文化幣也有其限制,文化幣不能買什麼?例如,它無法用於購買日常生活用品,或非文化相關的商品。
如果你符合文化幣領取資格,但不知道這600-1,200點文化幣可以怎麼用,以下內容會對你有幫助喔!
文化幣不能買什麼?
其實文化部在成年禮金網站上已經明確告知哪些場所可以使用、哪些場所不能使用,但有些人可能就會詢問像是:文化幣是否可買拍立得、3C產品、化妝品、遊戲片,以及看電影是否可用文化幣買爆米花或飲料等問題。
對此,文化部也特別做了下面這張圖片,明確規範出文化幣使用範圍:
小編這裡再幫大家用白話文說明一次:
1. 如果你想到誠品、金石堂等複合式書店消費OK
但是只能購買圖書、雜誌、漫畫、CD、工藝品等,書店裡販售的拍立得、3C產品、文具、雜貨、禮品、毛絨玩具等就不在文化幣適用範圍內。
2. 如果你想用文化幣看電影OK
但是請注意,電影類型僅限國片,你可以購買有搭配爆米花或飲料的套餐,不能單獨購買爆米花或飲料。
3. 如果你想去博物館、美術館等表演場館參觀OK
但是文化幣只能用在購買門票、園區內販售之文創商品,以及園區提供的體驗課程,園區內即便有餐廳、咖啡廳,這些餐飲類型的店家都不能使用文化幣消費。
4. 如果你想用文化幣體驗手作課程OK
但是文化幣只能折抵課程費用,不能單獨購買店家販售的成品,像是蠟燭、香水、地毯、戒指等。
舉例,如果DoesArt都是藝術同時有手作體驗課程和成品販售,那麼你只能用文化幣體驗課程,想購買店家額外販售的商品就必須使用其他方式支付(現金、信用卡)。
限制好像很多,所以文化幣可以幹嘛?
從上面內容看來,感覺文化幣使用上有不少限制,似乎有點綁手綁腳的。
其實這是因為很多店家都採取複合式經營,為了更清楚區分使用範圍,所以規則必須講在前面,實際上文化幣還是很好用的。
說得簡單一點,台灣許多博物館如故宮、科教館、朱銘美術館、鶯歌陶瓷博物館、台中科博館、台南林百貨、高雄歷史博物館、屏東海生館都可以使用文化幣。
除此之外,你也可以拿文化幣去玩桌遊、買喜歡歌手的唱片、買樂器。
更可以用文化幣體驗手作課程,這部分是小編認為性價比最高的,因為手作課程一般都要一兩千元起跳,對青少年、大學生來說也許是不小的負擔,用文化幣一次抵掉1,200元,至少都有五折以上的優惠了。
當然前提是,你想體驗手作課程的店家有支援文化幣,並且手作課程價格本身也不貴,那麼你甚至有機會可以免費體驗手作課呢!
DoesArt都是藝術是全台唯一有多間分店的品牌,你可以在台北、桃園、新竹、台中、花蓮輕鬆預約手作課程,體驗各式藝文創作。
再加上DoesArt手作課程費用為全台最低,手作地毯每人最低880元起、銀黏土寶石戒指每人最低990元起(多人同行優惠方案),官方還有不定期抽免費體驗課程方案。
現在就趕快預約起來,揪三五好友一起來體驗手作樂趣吧!